美國學者們認為,對糞便的厭惡可能反映了人類對微生物的一種直覺,而這種直覺可以降低我們攝入致病微生物的概率,從而保障健康。

但在衛生紙還沒發明之前,人們為了去除這種污穢可謂是絞盡腦汁。由于風俗習慣和氣候環境的不同,人們利用起了各種天然材料來進行擦拭,像石頭、貝殼、動物皮毛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。
縱觀國內外歷史,不得不驚嘆人類的偉大,腦洞奇開!
比如古羅馬時期,人們發明出了一種類似于馬桶刷的工具來擦拭屁股。這種工具由一根棍子和一塊浸過醋或鹽水的海綿組成。在每次使用完,先用水洗凈,然后再放入醋桶中消毒,實現了重復利用。那個時代都知道用醋或鹽水消毒,確實厲害。

比如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皇室就相對奢侈一些,利用沿海資源,用新鮮的。
比如我們的鄰居好大哥—俄羅斯,皇室居然用血淋淋的鵝脖子直接擦屁股,而且是現殺現用。想想都頭皮發麻!
而中國古代有關于相關史冊中有發現類似的記載是在秦朝,秦朝時期人們如廁之時,都會帶上一個錦囊,囊中裝有一物,那就是用來擦拭的竹片,又稱為廁籌。當然窮苦人家就不用那么講究,直接用石頭。

我國用手紙取代竹片的變革最早出現在宮廷廁所。最早的用紙拭穢記載見于南北朝?!对贰妨袀鞯谌d元裕宗的妻子極為孝順公婆,侍奉婆婆昭睿順圣皇后(察必皇后)“不離左右,至溷廁所用紙,亦以面擦,令柔軟以進?!?br />

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,故中國對于衛生紙的使用其實要早于西方一大截。14世紀初時,僅浙江一個省,每年就要生產100萬捆廁紙。
而相比之下,西方國家直到 1857年才擁有了第一批現代商業化的衛生紙。這種衛生紙由馬尼拉麻紙制成,呈片狀結構。由于浸泡了蘆薈汁,衛生紙變得更加柔軟,其發明者約瑟夫·C·蓋伊蒂甚至還宣稱這種衛生紙可以有效預防痔瘡。
至于我們所熟知的卷筒衛生紙,其實到了1890年才在美國批量生產。
如今的衛生紙綿軟舒適,多樣化,已經衍生出棉漿、木漿、草漿和廢紙紙漿等多種生產原料,它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。
數據顯示,2018年,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年可以用掉141卷衛生紙,而中國人均每年使用掉49卷紙,重達4.4公斤。

沒有人能夠想象,失去了衛生紙的世界,將會變得怎么樣。